我国纺织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

  2020-07-03   |   126人看过

【关键词】纺织品贸易壁垒产业影响对策措施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收集整理。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8年以来,纺织品服装市场零售价格呈持续走低的态势,总体上看服装零售价格下降幅度大于纺织品,城市市场下降幅度大于农村市场,近两年纺织品价格下降幅度略有减小,但服装零售价格下降幅度却有所增大。众所周知中国有很丰富的人力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必然带来廉价的商品。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纺织品行业中,廉价劳动力是一个很重要的竞争力参考量,所以产品的廉价是中国纺织品的一大特点,也是我国的纺织品占据极大的市场份额的原因之一。

对我国纺织品设限的国家政府不约而同地提出中国纺织品对其国内的纺织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给其国内民族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迫于这个原因,其政府不得不对中国的纺织品设限。为何他国对我纺织品频频采取限制性措施?原因就是我国的纺织品触犯了其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那么,何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其成因又是什么?首先要弄清楚技术性贸易的概念和成因。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产品质量、防止欺诈行为等合法目的为由,而采取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种种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限制措施。

一、我国纺织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三种情况

个人认为,国外对我国纺织品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大体可分以下三类情况:第一类,国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要求是合理的,我国企业具有达到该要求的生产技术;第二类,国外要求合理,但我国大多数企业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生产水平;第三类,国外实施的措施不合理,有歧视性,或违反了TBT协定的相关规定。

上述三类技术性贸易措施都可能对我相关出口产品造成损失,造成负面影响,但不能仅凭出现损失或造成负面影响便将这些措施全部称之为技术性贸易壁垒。

我认为,对于由第一类技术性贸易措施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关生产企业和出口企业应负全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提出新的合理要求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对相关产品提出更高的合理要求是必然的。俗话讲“入乡随俗”,企业应积极获取这方面的信息,调整生产工艺,生产出符合进口国要求的产品。企业因这类技术性贸易措施造成损失,实属可惜,这些措施不应被视为技术性贸易壁垒。

声明:法否网站法律法规相关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信息,对本文的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原件和公开信息源。如有建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核对处理。意见反馈
法否小程序 微信扫码
法否法律咨询 随时在线咨询
法否律师号 扫码入驻律师
Copyright © 法否网法律咨询丨豫ICP备19038413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00484)河南律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法否网法律咨询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30号二楼西229室 QQ:270601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