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担保 回避担保风险的利器

  2020-07-01   |   237人看过

案例1郭-金与施-民原是好友,年前,郭-金想开一家摩托车修理店而向银行申请贷款7万元,但银行要求其提供担保,碍于情面,施-民用自己的房产证为郭-金作了抵押担保。可到期后郭-金无力偿还贷款而外逃。此案经法院判决施-民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不久,在法院强制执行下,施-民含泪借款为郭-金偿还了贷款7万元本息。

案例2梁-庆因经商需要,请求李-力为其贷款提供担保,李-力说担保可以,但梁-庆必需以其一栋新建房屋作为替其担保的抵押,两人在房产部门作了抵押登记后,李-力为梁-庆提供了担保,梁-庆也顺利地从银行贷款15万元。贷款到期后,梁-庆因经商亏损无力偿还贷款。李-力因负有连带责任在替梁-庆偿还贷款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决以梁-庆抵押的房产优先偿还自己代为履行的15万元贷款本息,法院的判决满足了李-力的请求。

同是替人担保,结局迥然不同,施-民的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而李-力的权益受到了保护,其原因在于李-力在为梁-庆提供担保时设立了反担保。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债务纠纷随时可能发生,担保人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的担保是依照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而设立的确保合同履行和权利义务实现的法律措施。担保形式主要有人保、物保和金钱保三种。在“一般保证”的状况下,债权人只有通过诉讼途径向债务人先行追偿在债务人的财产被执行后保证人才对不足部分承担责任,这样,担保人财产损失的风险相对小些。但在“连带保证”中债权人有权向主债务人和保证人中的任何一人要求偿付债务,保证人的财产随时可能接受法院执行,担保的风险相对要大。对此,反担保不失为一种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避免因担保带来财产损失的重要法律制度。

我国《担保法》第4条规定:“第三人为债务人提供担保时,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反担保就是专为担保之债而设立的担保。在债务人要求为其提供担保时,担保人有权要求其提供相应的人或物作为其承担担保责任的“担保”。反担保的设立实质上是为担保责任进行分担,在担保责任十分繁重的合同中,反担保设立得越多,各担保人承担的担保责任就越少,其财产损失的风险也相对减少。

声明:法否网站法律法规相关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信息,对本文的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原件和公开信息源。如有建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核对处理。意见反馈
法否小程序 微信扫码
法否法律咨询 随时在线咨询
法否律师号 扫码入驻律师
Copyright © 法否网法律咨询丨豫ICP备19038413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00484)河南律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法否网法律咨询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30号二楼西229室 QQ:2706019507